亞洲船廠競爭深水裝備市場
2014-01-27 08:57:43 來源:國際船舶網 編輯: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
全球最大海上鉆井平臺(船型 船廠 買賣)建造商新加坡Keppel有限公司日前獲得了110億美元的手持訂單,該公司今年的利潤有望提升。
不過,該公司的首艘鉆井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訂單沒有出現在訂單名單上。該船設計用于探測深水油氣資源,是在沒有找到客戶之前建造的,造價高于5億美元,這是對主導鉆井船領域的韓國競爭對手的一個挑戰。
事實上,Keppel的專長是自升式鉆井平臺,主要用于大約500英尺(152米)的淺水區。鉆井船可在深達1.2萬英尺的水深作業。
據報道,2013年,深水項目占據了全球海上油氣田開發投資的44%,到2018年該比例將升至54%。Douglas Westwood咨詢公司預測2014年全球海上油氣開發和生產投資將增長15%至1350億美元,到2016年將達1640億美元。
Keppel公司在韓國的兩大競爭對手是三星重工和大宇造船。韓國兩大巨頭已開始建造自升式鉆井平臺,促使Keppel公司也開始涉足深水建造。業內人士分析,在三星重工和大宇造船進入自升式平臺市場后,Keppel也嘗試回擊,宣布進入鉆井船市場,顯示能與韓國船廠競爭。
Keppel公司在2013年獲得了大約70億新加坡元(55億美元)的訂單,大多數為自升式平臺,使其手持訂單截止2013年9月底達到破紀錄的136億新加坡元,利潤也將顯著增加。手持訂單一般在完成五分之一時就開始盈利。2014年,隨著鉆井平臺手持訂單開始貢獻利潤,該公司收入將大幅增長。由于有了自己的設計,平臺建造效率得到提高,盈利也將持續改進。分析預計2014年凈利潤將增長提高6%至16億新加坡元。
韓國的鉆井平臺建造商以低利潤搶訂單聞名。2013年三季度,三星重工運營利潤為5.8%,低于Keppel公司的16.5%。
在不久前舉行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,Keppel Offshore & Marine負責人Chow Yew Yuen說,“自從推出我們自己的設計以來,我們已收到了市場的積極回應,我們決定開始建造首艘鉆井船。”
近年來,Keppel與其同城對手Sembcorp Marine發現,它們主導的自升式平臺市場被許多中國船廠蠶食。由于集裝箱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、干散貨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和油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建造持續下降,中國船廠轉向建造海上平臺。截止2013年9月,中國船廠獲得了全球78座自升式平臺訂單,領先于新加坡的30座。全球在建的131座自升式平臺中,有61座在中國建造,47座在新加坡建造。通常建造鉆井船的韓國船廠,在曾經推出的自升式平臺領域,也在2013年獲得了3座平臺建造訂單。
奮力追趕深水平臺建造的不僅只是Keppel。一些中國船廠在早期走了些彎路之后,逐漸在業內出名。憑借不斷改進的建造記錄、低價和具有吸引力的付款方式,中國船廠也瞄準了鉆井船市場。
近日,中國最大的平臺建造商中集來福士(位置 評論 新聞 招聘)有限公司接獲了來自挪威Norshore Holdings AS的訂單,建造一艘小型鉆井船。Norshore還有另3艘小型鉆井船的備選訂單。
有人指出,“Keppel擁有無人質疑的良好口碑,但至今沒有獲得鉆井船訂單,不是因為質量原因,而是商業原因。”